今年7月,環境保護部印發《“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強調推動戰略環評落地,明確戰略環評重在協調區域或跨區域發展環境問題,劃定紅線,為“多規合一”和規劃環評提供基礎。
戰略環境評價是改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建設生態文明須在宏觀決策層面進行戰略部署,優化生產力布局和國土空間開發,從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開展戰略環評,重點是從戰略層面、運用科學手段確定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提出經濟社會綠色化發展的對策建議,提升環境保護參與綜合決策的能力和地位。
戰略環境評價應該圍繞區域環境質量改進開展系統性研究,對重點問題、重要措施、重大工程進行科學論證,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戰略環境評價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生態環境問題,重點提出控制產業和人口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空間布局等經濟建設領域的對策建議,從根本上緩解生態壓力,改進環境質量。
戰略環境評價應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履行環境保護職責、落實區域經濟社會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抓手。
1 推動戰略環評,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的先導作用
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不僅表現在生態環境質量已經成為全面小康的短板,而且表現在環境保護工作機制上的滯后效應。長期以來,經濟建設占據主導地位,環境保護主要服務于開發建設活動。即便站在環保陣地*前沿的規劃環評,也是在開發建設方案“大局已定”甚至“生米做成熟飯”之后的跟進。弱勢地位加上滯后效應,使環保部門只能適度提出調整意見,難以對不生態、不環保的規劃方案做出否決性結論。同時,由于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基礎研究不系統、不深入,不能做到超前定位保護的邊界條件。
當前,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我國進入注重綠色發展的新的歷史時期。在此背景下,強化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作用尤為重要。而推動戰略環評,有利于充分發揮環境保護的先導作用和前置效應。
執行環境保**定原則?!董h境保**》第五條規定,“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闭嬲选氨Wo優先、預防為主”落到實處,需要環保部門提前準備,科學、明確界定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和要求,引導各級黨委政府把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作為謀發展的重要前提。
指導生態文明建設統一行動。按照“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深刻融入、全面貫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全過程,生態環境保護應該發揮“主陣地、主戰場”的統領作用。通過戰略環評,從源頭提出“融入貫穿”的具體方案,可指導全社會共同履責,共建共享生態文明。
調結構、優布局。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尤其在東南地區,產業密度大,土地開發強度大。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是實現良好生態環境回歸的必由之路。但這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只有從長遠著眼、在更高層次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和環境質量改進現實需求進行戰略謀劃,明確發展藍圖和實現路徑,約束和引導并舉,才能持續推進產業的綠色化轉型。
科學管理、**治理實現環境達標。在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補齊生態環境突出短板,破解結構型、壓縮型、復合型環境污染治理難題,實現環境質量達標,恢復良好生態系統,須改變“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工作模式?!皹淞⑸剿痔锖且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通過開展戰略環境評價,強化宏觀層面的戰略研究,逐步建立生態環境質量與產業發展、污染排放、生態系統健康等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提升環境保護工作的整體性、協同性、科學性。一以貫之,系統治理,**施策。
2 推動戰略環評,需要健全理論體系和技術方法
戰略環境評價需要建立專門的理論體系和技術方法,戰略環評結論應該充分發揮前置效應,成為制定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參考。從這個意義上講,開展戰略環境評價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要加強理論指導與應用。綠色發展是對原有發展模式的重大變革,推動綠色發展將面對思想認識、工作方式等各層面的巨大阻力。戰略環境評價要發揮綠色發展的**作用,不僅需要明確提出觀點,而且需要以科學理論為重要支撐??沙掷m發展理論、環境資源承載力理論、環境價值論、復合生態系統理論、區域空間結構理論等都應作為開展戰略環境評價的重要理論依據。
要研究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綠色發展是綠色化的發展,核心是發展,綠色是關鍵。要正確選擇發展方式、準確把握開發尺度,處理好有限環境資源供給與經濟增長追求之間的矛盾。做到開發適度,需要客觀認識和分析區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董h境保**》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戰略環境評價要為綠色發展出謀劃策,應該把分析研究區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作為重要研究內容。區域環境資源承載能力是一個復雜命題,可以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逐步深入,先模糊、后準確,先定性、后定量。
要協同分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質量演變規律。實現區域經濟綠色化發展,須有效解決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的生態環境問題。尤其是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產業和人口高度集聚,很多地方資源消耗、污染排放已經超出環境資源承載能力,在后續發展中需要重點做好“減法”。近十年來,通過加強企業治理、完善環?;A設施,我國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但產業結構調整、空間布局優化等削減負荷的根本性措施,都需要從戰略層面部署和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階段特有的環境問題也需要進行戰略性應對。戰略環境評價應該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自然環境稟賦,分析生態環境問題的歷史成因和演變過程,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提出在發展中解決發展問題的對策措施。
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科學論證?!耙愿倪M環境質量為核心”是環境管理工作思路的重大變革。改進環境質量需要系統控制、科學管理、**治理。戰略環境評價應該圍繞區域環境質量改進開展系統性研究,對重點問題、重要措施、重大工程進行科學論證,為環境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例如,江蘇提前實施重要生態功能區“紅線”管控,對江蘇有限的生態資源發揮了重要的保護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部分地區劃定時目的不純、劃定后頻繁調整等現象,“紅線”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和敬畏。戰略環境評價應該從維護區域生態的角度,充分論證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的必需性、合理性,減少劃定的隨意性。
要從戰略層面提出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對策。戰略環境評價應該突出戰略眼光、戰略思維,重點圍繞區域協調發展提出戰略性目標和對策措施。區域生態環境的客觀性決定了實施保護的一貫性,戰略環境評價應該提出需要戰略性堅持的保護理念、觀點、原則和對策。很多環境問題的解決具有長期性,戰略環境評價應該重點研究需要在較長時間跨度上實施的對策措施,明確方向、目標和實施路徑。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生態環境問題,重點提出控制產業和人口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空間布局等經濟建設領域的對策建議,從根本上緩解生態壓力,改進環境質量。
3 戰略環評需要黨委政府主導,相關部門協作,注重成果應用
《黨政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規定,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負總責,黨委和政府主要帶領成員承擔主要責任,其他有關成員在職責范圍內承擔相應責任?!董h境保**》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環境質量負責,并且有責任使環境質量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戰略環境評價應該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履行環境保護職責、落實區域經濟社會綠色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因此,建議以行政轄區為單元,由地方黨委政府主導開展戰略環境評價,相關部門共同參與。
戰略環境評價沒有法定約束力,評價成果主要發揮導向和參考作用。戰略環境評價研究過程中,應該建立會商機制,一方面,宣傳貫徹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政策、法規、標準等;另一方面,廣泛聽取各方面、各領域的意見,統一思想認識,在取得共識的基礎上形成評價成果,加強宣傳引導,強化成果的實際效用。